2019年,你不混進一個圈子,怎麼過下去?
秦智勇2019年,伊始。
大趨勢是我們首先要了解的,好政策是我們首先要學習的,好模式是我們首先要掌握的,好資源是我們首先要整合的,好團隊是我們首先要穩住的
.....
2019年,伊始。
沒有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看了吳曉波的分享。2019年有哪些機會,又將面臨那麼困難與不確定性,12月31日已在各大**上刷屏啦。摘錄了其中的內容,與你一起分享:
2019年會出現三個商業模式創新:
1)圈層社交
。今天我們做一個產品千萬別想賣給所有人。
2)私域電商
。2017年形成的私域社交流量,會在2019年呈現井噴,因為平臺流量越來越貴,企業通過平臺獲得消費者的成本越來越高。
3)會員制
。獲得有效使用者的成本越來越高,怎麼辦呢?我需要用心長期的經營他,讓他和我產生重複的交易行為。
這三點是相互勾連的商業變化,所以我認為,會員制將成為2019年最流行的消費者關係模式。
2018年10月我在鳳凰舉辦的論壇上分享過《資本追著劉備跑》,節選其中關於資料價值的內容如下:
“這就是資料的價值。
“那有一個景區的資料賣到錢嗎?相信很少。那為什麼?資料沒價值,一輩子估計就來一次。
“那我們來說說資料如何有價值?
“
一)持續消費帶來的消費增值,二)分享消費帶來的渠道增值,三)資料體量帶來的廣告和金融價值。
“
一)聯合會員制,二)分享積分制,三)歡旅金服和廣告盈收。
”
這裡不得不也必須提到社交與圈層,不得不提社群運營。
1)社群: 客戶是個單一維度的小圈子
網際網路時代,社群是人際關係的連結器。
通過社群,向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區域傳播,這正是社群的價值所在。
傳統商業中,有大客戶、小客戶與重要非重要客戶之分。在網際網路新營銷環境裡,有意見領袖、內容生產者、內容傳播者及社群管理運營者等角色。
極致產品是沒錯的,小眾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小眾,但消費者沒有粘性,消費者不關注,這樣就沒辦法形成由核心人群的突破和影響力,也帶不動從小眾到大眾的突破,更不可能有什麼轉化和效果。這就需要考量消費群體的心理,或者是消費群的亞文化。
品牌價值金字塔+超級ip+品牌信仰。產品和品牌的精神屬性+產品後面的共同的價值觀沒被引爆的流行與亞文化內容形成使用者被捲入,群體狂歡+精神共鳴與情感體驗(溫度感),造就以人為核心的差異化連線+使用者深度的情感投入。
2)ip: 網路時代下,品牌只接受第一
ip 的原意是智慧財產權,更傾向稱為“自主傳播能量”,就是哪怕不花錢,也有人在網際網路上替你傳播。
ip化的產品,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求所有人叫好,但一定有一部分人把它當第一選擇。有人當第一選擇,有人反感,這很正常。最怕的是第二選擇、第三選擇。
人格化品牌的基本邏輯和本質是信任,持續經營信任。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不僅僅是流量的分發而是跨平臺、擺脫平臺束縛,實現流量的跳轉和跨平臺的流量分發。
邏輯是:內容輸出+使用者和粉絲運營能力+人格化信任(流量入口和變現)+擁有流量話語權(賦能);持續運營+亞文化社群(定義新場景和生活方式)+品牌與人格完美融合+獨佔性新品類。
創造獨特內容+使用者和粉絲運營+定義圈層,特定人群和型別定義+掙脫平臺束縛。跨平臺分發,形成熱鬧跟自身平臺的新流量中心和流量池。
......
2019,你不混進個圈子怎麼辦?你不懂運營圈子怎麼辦?
“大秦筆記”2019年1月1日凌晨
喝一杯茶,唱一首歌,寫幾段文字。
我就是“大秦筆記”,行走在中國景區。